对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关于大力帮助阜新市培育工业头部企业的建议》(第1182号)的答复-js4399金沙线
- 发布时间:2023-02-16 15:16:11
- 编辑:省工信厅管理员
- 来源:
魏光远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辽宁工业特别是阜新工业发展的关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帮助阜新市培育工业头部企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推动阜新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阜新市43户企业44个项目,安排资金1918万元,为助力阜新工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其中,工业互联网支持阜新伊利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利乐冠生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安排资金470万元。数字化改造、技术改造支持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的年产6000吨高端装备制造业轻合金关键零部件项目,安排资金170万元。生物医药支持天津天士力(辽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的吲哒帕胺片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安排资金127万元。精细化工支持阜新达得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500吨三氟氯菊酸项目等4户企业4个项目,安排资金814万元。“小升规、规升巨”支持34户企业34个项目,安排资金138万元。首台(套)支持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交互电液耦合系统等2户企业3个项目,安排资金199万元。
二、大力推动阜新优质企业培育
2021年,推动阜新市“小升规”44户,“规升巨”15户。截至2022年,阜新市有效期内省级“专精特新”产品35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户,“小巨人”企业8户,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户。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加强高效优质服务,组织阜新工信系统企业培育专题会议,专题调研阜新中孚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培育库内企业,围绕企业发展和“专精特新”认定等方面,提供现场咨询和精准帮扶。推广精益管理,组织阜新市70余户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参加我厅精益管理线上免费培训,推动企业创新管理,助力提质增效。引导阜新市设立企业培育专项资金,遴选有发展潜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支持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指导推荐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阜新市万达铸业有限公司参加2022年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遴选,实现阜新市单项冠军申报工作“零”的突破。
三、有关问题说明
一是关于“设立突破辽西北专项资金,特别是向阜新倾斜”的问题。设立地区性专项资金非我厅职责,您的建议我厅高度重视,已反馈给相关部门。二是关于“对阜新上报项目降低门槛,放宽条件,加大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对阜新市支持力度,支持额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问题。根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厅出台了项目申报指南,明确项目评审程序和评审标准。项目审核评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企业条件、项目内容等方面进行初审,委托第三方开展项目评审,必要时组织现场核查。对拟支持项目进行内部审议和公示,提出专项资金分配计划报省财政厅。自觉接受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督,省人大、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等部门依职责对专项资金使用分配开展审议和评估,我厅每年组织项目绩效自评价,省财政厅对项目实施重点评价。
四、加大指导力度,推进阜新工业做大做强
落实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动方案、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指导阜新市推进“三篇大文章”与优势产业、产业链及一二三产融合,开展为产业链重点企业授牌活动。2021年“三个字号”规上企业实现产值355.2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市增幅4个百分点。推进工业平稳运行,指导阜新市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纳入省、市“白名单”企业66户,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2%。每周调度“白名单”企业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问题,协调市运输专班做好保障。全面调度1585户规下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对2022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53户协调要素保障。正在推进中联天盛、天成食品等企业尽早入规。1-5月份,阜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1户,完成工业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9.3%;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谋划高质量项目,指导阜新市围绕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升级、节能降碳改造等方面,做好项目谋划。成立阜新市工信局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推进工作专班,每周调度项目建设情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扩大项目申报数量。组织实施徐工、众辉等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9个,其中万达铸业、金凯等技术改造项目84个。
下一步,我厅将加强专项资金政策宣贯,关注阜新申报项目,给予项目申报辅导,帮助阜新争取更多智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同时,继续支持培育阜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耕细分领域,聚焦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提升,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专家作用,助力阜新工业头部企业发展壮大。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2年7月11日